我不知道你看的是哪个版本,但我可以告诉你我看的是豆瓣给出的这个黄封面的版子。
原文我是肯定看不懂的,因为罗兰巴特是法国人,法语我只知道Merci和Bonbon(德语也是这个)几个单词而已。
鉴于个人情商低至负数(智商勉强为正),所以我从不看什么与恋爱啊、爱情有关的书籍(因为理解无能),但是我却会去看罗兰的这本《恋人絮语》的原因就是它有一个叫“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”的副标题。
我对于任何解构的东西很感兴趣,之前看罗兰的《罗兰巴特自述》就深深被他这种写作手法吸引:小片段写法,同时出现第一人称“我”与第三人称“他”,不断地变换视角,其实写的都是他自己。
虽然有的地方的确理解不能,但是这种在结构上变换的方式让我看的很过瘾。
罗兰是gay,不知道你知不知道,这是我在《自述》中才知道的。
当然,我并不是因为他是gay才去看《恋人絮语》这本书的;
也不是基于“由于gay们情感细腻才能写出恋人之间的絮语”这个原因。
一切都是因为他在《自述》中使用的写作方式让我好奇在《恋人絮语》中会架构出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。
看完后发现,的确如副标题所说的,它成功地解构了恋人之间的一些话语符号。
因为连我这种EQ<0的人看完都能明白“哦,原来情侣之间搞七粘三的P话是这么回事啊”。
所以说这本书的确神奇。
评论